在城市建設空間布局與規劃期間,需要經濟開發區以創新驅動發展,通過明確建設目標、統籌規劃管理、優化布局結構、整合發展資源等方式,深入挖掘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空間資源的利用價值,提升開發區的綜合競爭實力,積極構建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園區,進一步激發開發區經濟發展活力。
一、明確開發區產業發展目標
定襄經濟開發區緊抓山西省推動開發區二次創新創業的發展機遇,對開發區內部產業園區進行改革與創新,圍繞“資源整合、項目改制、產業擴建、布局調整”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與布局,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推動產業園區結構轉型升級。堅持以連接、智能、彈性為導向,充分發揮定襄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優勢,逐步打造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的現代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增進不同領域之間的產業融合,為園區內裝備制造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新引擎。
1.1 空間發展目標
定襄經濟開發區在總體規劃與開發區建設期間,圍繞開發區創新創業標準,為開發區制定總體建設空間發展規劃,在多規協調的發展局勢下,逐步明確開發區空間建設戰略發展目標。對總建設用地面積進行合理規劃,確保開發區規劃面積占總面積的 75??% 以上,其中產業園區占地面積超過 40??%,以智能制造業為主體的產業園區占總用地面積的 60??%,綠化面積所占比例不小于 25??%,交通基礎設施占地面積占比不小于 13??%。
1.2 經濟發展目標
定襄經濟開發區以發展社會經濟為主要目標,預計至2035 年,開發區內部產業園區生產總值超 140 億元,園區內制造業、工業、物流行業等總經費投入達到全省先進水平,全國法蘭鍛造產業集群引領生產基地、產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基本建成,以經濟創新為主要驅動力量,帶動定襄經濟開發區經濟水平穩定提升。
1.3 社會發展目標
定襄經濟開發區在社會發展方面,集中力量打造發展定位明確、空間功能系統完善、基礎設施完備、交通運輸便捷高效的產業集聚網絡,推動形成優質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綠色低碳、信息智能的現代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1.4 環境發展目標
定襄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依托于周邊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對其進行建設空間發展布局與規劃期間,需要嚴格保護地區內河流水系環境,在綠色環保理念的指導下,采用現代技術,提高生態環境綠化水平,加強對區域水土環境的實時監測,建立嚴防嚴控的污染治理與控制措施,實現對周邊水土資源的合理開采與保護,提升定襄經濟開發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 統籌開發區空間建設布局
2.1 健全產業管理體制
定襄經濟開發區的穩定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管理體制。在對園區建設空間進行整體布局與規劃期間,開發區發展相關主體責任人要在政府出臺的產業園區建設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開發區智能生產管理體制,為定襄經濟開發區的持續發展提供制度支持。定襄經開區在市場化原則下,積極構建市場指導、政府協調的管理體制框架,以提供社會服務為核心,實行政企分開的產業管理模式,將產業園區管理內容納入現代產業服務系統中,逐步推進法蘭智能制造產業園與永旺現代物流產業園區管理模式的創新與改革,為定襄經濟開發區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2.2 優化產業布局結構
定襄經濟開發區內部產業園區協同發展的關鍵在于產業布局結構的優化與更新,要求產業園區在有限的建設空間內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注重園區內經濟結構的平衡發展,逐步推進經濟發展與社會一體化建設之間的和諧統一。加快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采用綠色環保節能型生產技術,推動建立現代化生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統籌產業園區整體布局,發揮產業集聚的內在價值,同時要積極創建產學研檢平臺,利用現代化技術,形成創新驅動集聚發展模式,不斷優化產業布局結構。
2.3 整合優勢發展資源
定襄經濟開發區在探索區域建設空間發展路徑期間,要對區域優勢、發展資源進行科學整合與利用,在滿足經濟開發區精細化管理要求的基礎上,對區域土地資源進行合理化經營與管理,統籌土地資源規劃,提高土地實際利用效率。此外,開發區要針對定襄城區綠色環保型高新技術產業制定土地供應計劃,對具備發展前景的企業或產業提供公共服務,擴充創新型產業群,進而實現區域發展資源的合理配置。
2.4 完善基礎服務設施
定襄經濟開發區統籌發展期間,要充分利用資金、技術,逐步完善基礎性服務配套設施,加大對外開放與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拓寬資金技術推廣與應用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協同合作,鼓勵和引進技術創新型產業,集中力量打造現代化基礎設施共享共建服務平臺。(作者:史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