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舉行的“遇見豐臺·眾匯京彩”創新發布活動上,豐臺區發布“商業航天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該區將以拓展航天技術應用為場景,打造“航天+”產業生態圈,用3年時間實現產業規模從280億元到500億元的跨越發展。

??“中國航天的發祥地在豐臺,我們有以東高地和云崗地區為代表的航天產業集聚地,形成了以中關村科技園豐臺園為主體、覆蓋全區的千億級規模航天航空產業集群。”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管委主任、豐臺區科信局局長趙春麗告訴記者,目前該區聚集了航天航空科研院所35家,航天航空相關企業110余家,國家和市級航天航空領域重點實驗室9個,擁有約6萬名航天航空領域科技人員。
??“家底”雄厚的同時,創新資源也不斷向豐臺匯聚,眾多創新技術應用落地。比如今年4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的天龍二號遙一運載火箭,就是由豐臺區民營航天企業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是國內首枚民營液氧煤油火箭,一舉開創了國際航天和國內航天七項新紀錄。
??“豐臺航天航空千億級產業中,商業航天產業規模已突破280億元。”趙春麗說,此次發布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使全區商業航天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就是豐臺區結合自身特色,激活航天資源優勢,推動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新布局。
??根據行動計劃,豐臺區形成“一軸”引領、“雙輪”驅動、“百+”發展新格局,即以構建與航天央企央院深度融合的產業體系為“主軸”,以做優做強高端制造產業和引進培育空天信息產業為“雙輪”,拓展“百+”應用場景,打造“航天+”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