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是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重要舉措。運用信息化和數字化手段,實現老年人輔具租賃使用模式的轉變,推動數字經濟與銀發經濟融合發展,成為當前增強輔助器具產業自主創新、擴大有效供給的現實選擇。筆者以北京市輔具租賃試點為案例,通過政策分析和實證研究,對北京市輔具租賃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數字經濟背景下輔具租賃產業發展提出針對性建議。
輔具租賃產業發展存在瓶頸
一是康復輔助器具尤其是智能化輔具的應用場景非常有限。一些大型輔具展會重點展示的輔具主要集中在助行移動輔具、假肢及矯形器、康復設備及治療輔具、溝通障礙康復、醫療及護理輔具、無障礙生活設施、低視力輔具、兒童康復輔助器具等類型,其中老年用品和服務類內容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近年來的輔具展會市場上宣傳力度較大的養老輔具品類單一,新的輔具租賃產品尚未進入老年人視野。以輔具展示、宣傳介紹、綜合示范為主的輔具租賃服務場景,往往側重智慧居家應用需求,預防類和照護類輔具產品市場較小。與此同時,諸如假肢矯形器數字化發展較快,智能機器人等研發進程較快,但是其技術創新成果的市場應用還非常欠缺,產業化發展較慢且程度較低,導致總體上輔具的智能化程度偏低。
二是輔助器具租賃產業園區發展模式可持續性較差。產業園區發展模式是輔具租賃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式,但是,目前大部分試點輔具租賃產業園區模式的地區,入駐園區的企業主動創新能力較弱,運營和市場開拓依賴政府財政補貼較嚴重。北京某區在試點中,通過福彩公益金、民政局專項資金作為資金保障,建設租賃服務體驗中心嵌入社區服務站點以輻射周邊。調研發現,試點期間園區入駐企業流失快,試點政策期滿后撤走的企業較多。自2019年以來,共有45家服務商進駐園區,目前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家服務商在對外營業,而且線下體驗店、旗艦店等服務使用效能低下。
三是輔助器具租賃服務的支持配套政策體系尚不健全。調研發現,某區輔具租賃服務的市場化運行遭遇補貼對象市級和區級兩級政策準入的區域“區隔”限制。在試點輔具租賃服務期間,由于線上線下租賃服務尚未在全市推廣,服務商遭遇了跨區運營與服務的諸多政策限制,線上服務平臺只能服務該區的老人,服務商跨區提供服務希望有激勵機制和政策措施,老年人跨區申請也希望得到租賃補貼。此外,推動康復輔助配置和社區租賃服務納入基本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以及商業健康保險支付仍任重道遠。
加快輔具租賃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研究發現,與零售、統售模式相比,輔具租賃模式具有消費低、種類多、可循環使用等優勢,有助于降低老年人對于輔具價格的敏感性,在供給端和需求端謀求平衡點,實現需求精準對接。筆者認為,應從消除行業和市場障礙、完善監管模式、破除政策區隔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激發輔具租賃市場活力與動力。
首先,進一步消除輔具租賃發展的行業與市場障礙,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循環使用效能。一是擴大輔具租賃產品的宣傳與供給,讓展會成為老年人免費或低價門票就可以進得去的市場和服務體驗空間,降低租賃企業市場推廣的門檻。二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優化養老和康復輔具市場結構,加大產品在智能化、科技化方面的研發投入。三是提升康復類器械行業的產品附加值,提升輔具生產制造加工企業的品牌認知度,提升中低端產品的可靠性,大力發展高端、個性化、智能化輔具產品,增強行業集聚,大力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四是鼓勵創新多元化和現代化的銷售模式和營銷模式,利用好區域內和跨區域多個梯級市場。
其次,布局適老化產業大市場,以信息化為牽引,發展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租賃服務及監管模式。一是應加強輔具配售和租賃的行業監管和綜合監管,建立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和負面清單制度。二是大力支持和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以適老化改造為契機,發力培育和發展輔具服務商,結合當前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養老家庭床位建設的工作重點,對有需要的老人適配合適的輔助器具,持續擴大基本型康復輔助器具配置和社區租賃服務補貼制度試點建設,增強試點建設的力度和引導性。三是通過輔助器具租賃服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推進行業的標準化發展,以服務鏈為牽引,強化輔具租賃服務與管理平臺在供應鏈中的資源整合作用。
再次,破除輔具租賃的政策區隔,健全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的制度框架設計與政策銜接。一是應加強和完善與康復輔具配置相關的制度整合與政策銜接,探索康復輔助器具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可行路徑,穩步擴大納入醫保的康復醫療項目的報銷范圍和報銷水平,降低殘疾老人、失能失智老人購買和使用康復輔具的費用壓力。二是在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工作過程中,做好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建設構架,制度和服務體系設計中注重對預防環節中康復輔助器具使用者和需求者的保障。三是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對輔助器具產品和服務的支付范圍和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