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溫州市經信局獲悉,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重塑溫州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市經信局牽頭各產業鏈鏈辦編制了《溫州市新型工業化規劃》,為溫州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繪制戰略藍圖,該《規劃》已于5月8日正式印發。
此次出臺的《規劃》擬定了溫州下一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即堅持制造業立市、強市、興市、富民不動搖,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方向,以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為基本路徑,以三個“一號工程”為核心抓手,統籌抓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優化全域產業空間,加快建設全球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為溫州邁向“雙萬”城市提供堅實基礎和持續動力。
《規劃》對于溫州制造業下一步的產業體系構建進行了明確。溫州要推動傳統產業“高位嫁接”,筑牢新質生產力基本盤,助力新興產業“搶位成長”,打造新質生產力主陣地,做好未來產業“卡位布局”,當好新質生產力先鋒軍。其中包括,推動電氣產業邁向世界一流;泵閥產業向高端系統流程裝備轉型;鞋服產業打造“時尚+品牌+科技”的中國時尚產業之都;新能源產業構建“核風光水蓄氫儲”全鏈條,打造全國新能源產能中心和應用示范城市。同時,卡位布局眼腦健康、低空經濟、未來網絡、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構筑未來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等。
在產業布局上,《規劃》提出了“一帶引領、一軸貫穿、多點聯動”的制造業產業集群空間布局體系。所謂“一帶”,即聚焦打造空鐵一體化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新質生產力示范高地的東部科技城,大力推動樂甌洞、溫瑞平原、龍平蒼“三個一體化”發展,建設沿海產業帶;“一軸”指,集聚打造輻射溫州大都市區的現代化城市新中心和現代都市產業新高地的甌江新城、打造中國時尚產業之都核心區的西部時尚城,建設沿江發展軸;“多點”包括,以文成縣、泰順縣兩個國家級生態縣為重點,串聯市域西部和北部山區,打造浙江大花園生態明珠和生態產業集聚區;以未來產業先導區、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制造業特色小鎮、山區生態產業平臺、小微企業產業園為主體,打造特色產業平臺體系。
同時,《規劃》明確了溫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到2027年,全市制造業增加值達到36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三分之一左右;到2035年,初步建成全球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成為全國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標桿。為將目標落到實處,《規劃》系統謀劃了科技創新驅動、精準招商引資、企業融通發展、三改聯動技改、質量品牌標準、發展空間保障、百萬人才集聚、多元融合發展、區域協同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等“十大工程”,并提出相應保障措施,為溫州制造業未來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組合拳”式的具體路徑。
對此,省政府咨詢委委員、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蘭建平評價,《溫州市新型工業化規劃》不僅是對溫州制造業的歷史、現在、未來的系統性梳理,還填補溫州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具書”的空白,從實用性角度編制了一本可對照、可執行的產業發展“工作指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