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崗村位于安徽省鳳陽縣東部約28公里處,現轄23個村民組,人口近4000人,占地2.25萬畝。作為4A級景區的小崗村,“小崗”這個名字本身已是最有吸引力的品牌,慕名而來的不僅僅有全國各地的游客,還有企業。2015年,小崗村11家企業實現總產值7.2億元,帶動了村里及周邊近300位村民就業。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發源地,也是中部地區農村發展的典型。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主要是為了農村地區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因此離不開科學的規劃——不僅是頂層設計的“十三五”規劃,也包括系統科學可落地的產業規劃。
“十三五”規劃先行
“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要推進,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科學規劃村鎮建設、農田保護、村落分布、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新鄉賢文化。開展生態文明示范村鎮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加大傳統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鎮保護力度,傳承鄉村文明,建設田園牧歌、秀山麗水、和諧幸福的美麗宜居鄉村。
作為“十三五”規劃綱要出臺后的首次地方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調研時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當前,農業還是現代化建設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必須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不斷抓出新的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要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創造干凈整潔的農村生活環境。加快農村發展,要緊緊扭住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3大任務。

產業規劃先行
小崗村村域發展規劃以“經濟增長高速度、村莊建設大跨越”為主題,以行政區劃調整、新農村建設為契機,規劃確定小崗村的主導產業為現代農業、觀光旅游業、與農產品加工業。
按照產業集群發展要求,小崗村將進一步調整產業布局,促進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聚,形成以中部綜合經濟區為主體、周邊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的體系。中部綜合經濟功能區,位于小崗村域的中部。小崗村將加快村莊整治、改擴建步伐,并結合觀光旅游業的發展,建設新農村居住區、大學生創業園、農家樂示范園和工業集聚區,配套建設基礎、公共設施,形成小崗綜合功能區;北部、南部現代農業生產區,在小崗村域的北部和南部。小崗村將加大對中低產田的改造力度,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及觀光農業。

小崗村村莊建設規劃形成“一環兩軸一點九區”的規劃結構。對現狀村莊進行整治,包括建筑外立面,村容村貌的整治等。一環以村莊南部新建道路和友誼大道、村中心綠地、村廣場所形成的環形道路;兩軸主要指規劃范圍內以鎮域道路為主要軸線既友誼大道及小崗大道,并沿軸線向南側進行空間延伸;一點結合友誼大道西側出入口小崗村牌樓、廣場、水塘改造形成的村入口綠地形象節點;九區包括小崗村的入口綜合服務區、農業觀光園、大包干紀念館綜合服務區、農家樂體驗社區、紅色旅游文化游賞區、友誼大道兩側歷史觀光區、村辦產業園區。
《小崗村現代農業示范區規劃》引導小崗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和開展土地確權登記,在確保農戶收益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對農村土地積極探索新模式經營和管理,發展現代化、集約化、規?;母咝мr業。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莊規劃(2012-2030)》確定的小崗村發展定位是以現代農業和旅游服務業為主導,創建國家級農業示范區、國家特色景觀旅游名村,把小崗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環境優美、民主和諧”的美好鄉村示范村。
鳳陽縣小崗村以安徽省政府《小崗村改革發展專題會議紀要》和滁州市委、市政府《小崗村建設美好鄉村示范村兩年大變樣行動方案》為統領,結合實際,按照“一規劃四改造”的總要求,以規劃引領發展,聘請中建院、中南院、中美院、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等一批國內知名設計院,加強小崗村總體規劃和各項專項規劃編制工作。15平方公里的小崗村總體規劃和30多個專項規劃已編制完成。規劃設計了“一軸、兩心、三區” 村莊建設布局(一軸:友誼大道,二心:村服務中心、干部培訓中心,三區:小崗社區、嚴崗社區、石馬社區)和“四區一園”的產業發展格局(現代農業種植區、現代農業養殖區、配套服務區、休閑農業體驗區、有機食品工業園)。力爭到2020年,實現總產值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萬元;至2030年,總產值達40億元,其中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為5億元、25億元、1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萬元。
總體而言,在頂層設計引領下,小崗村的規劃編制和實施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意義。其規劃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區域統籌、城鄉統籌和方便生產生活、節約用地、尊重村民意愿的要求,注重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小崗大包干文化的弘揚,取得了很好的實施效果,具有較好的創新意義和積極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