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購相比正經的跨境電商要起步的早的多,政府為了規范這一新興市場的發展,從2012年起陸續啟動了10個跨境電子商務進口試點城市。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蜜芽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不斷擴大和增建保稅倉(所謂保稅倉,就進貨后暫時不交關稅和增值稅,真正賣出去了再繳納)。
相比直郵,保稅倉模式是在國內發貨,并且暫時不用交稅,所以供應鏈門檻低、配送時間短、用戶體驗好。得益于政策上的支持,一大批新興電商企業迅速進入跨境市場。
然而傳統的進口貿易卻無法享受保稅倉政策,跨境電商的興起,使傳統進口貿易遭受了巨大沖擊。有賴于政策存活的跨境電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同樣危機四俯。
年初的4.8新政,由于提高了稅負增加了通關難度,使用跨境電商訂單量呈現斷崖式下挫,由于這一政策事關中國跨境貿易和民間消費的興衰,政府又于5月25日宣布“新政”暫緩執行一年。
跨境電商不再只是一份體力活兒,要想在最終的大限之日來臨之后活下去,必須動腦子,找路子,提前布局!
要想快速順利通關,保稅備貨的模式必須進行調整,京東全球購、蜜芽、唯品會選擇把那些難以符合、暫時不符合國內保稅倉要求的產品全部集中在自家設置的海外倉。
但是這種模式的成本大、資源門檻高,是中小跨界電商企業難以承受的,只能租用現有的海外倉,這一措施直接導致海外倉的租金價格飛漲,其中香港倉的價格上漲了3到5成。
未來,保稅備貨模式已經不再適合中小電商玩家,無論是在供應鏈能力、資金實力、資源優勢方面,他們都不及大集團、大企業。像沃爾瑪、蒙牛這樣的企業都早已對跨境這塊肉虎視眈眈。
除了保稅備貨,另外一條路子是直采直郵。所謂海外直郵,就是直接在境外進行品牌采買,直接郵寄到消費者手中。這種模式最重要的是不會出現貨品囤積和爆倉問題。
事實上,有遠見的跨境電商早已經開始了海外倉的布局。于他們而言,一方面這是為海外直郵做準備工作,另一方面,有了海外倉以后,既能滿足進口備貨功能和出口備貨功能,也為未來做出口貿易做了準備。
轉戰直采、直郵的跨境電商大多都是強資源型玩家。海外倉的設置對于大多數電商企業都是不小的挑戰,它需要企業在當地招工,搭建倉配一體化體系,國際航線、港口物流、多重的通關模式等。
理論上來說,基于直郵的跨境電商會滿足更多來自客戶端的需求。以天貓國際為例,全球共計有20家全球超市已經入駐天貓國際,通過縮短空間距離跳過了人工成本、線下租賃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