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結合義烏地區多規合一村莊規劃實踐,提出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鄉村振興發展的策略。
一、協調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1)加強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水是1種不可再生資源,我國人均水資源十分緊缺,國家對水資源的保護利用高度重視,要求優化江河湖泊水庫體系,構建節約型社會,對用水總量、用水方式等指標加以控制和應用,統籌規劃重點江河、湖泊沿岸和周邊資源。
2)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森林資源在防風固沙、改善空氣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林地保有量、森林覆蓋率、重點公益林比例等指標的嚴格監控,加大力度保護森林資源。在監督過程中,要重點保護好野生珍貴植物,嚴懲違規采伐行為。
3)加強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 做好耕地保護責任制度的構建和完善,加強對永久性基本農田數量的監測,嚴格落實監督檢查制度,實施綜合監管、動態監控等措施。
二、發展農村地域特色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工作中,要深度挖掘農村特色,確保農業經濟體制健康合理。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經濟等具有十分明顯的差距,為此,地方政府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和調整農業經濟發展方向,比如發展紅色革命旅游。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需要注意城鄉融合,按照相關生產、建設等要求,重點發展鄉村區域特色產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加強美麗鄉村建設。如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后宅街道全備村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規劃,統籌村域發展以優化“三生”空間:合理集聚建設空間、多元化發展農業空間、保護利用生態空間。結合“城市綠肺”的高品質生態要求,堅持以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原則,兼顧生產、生活和生態,從耕地、水系、林地、景觀 4 個方面進行全面保護與利用。融合特色公共空間,規劃考慮保留地塊內市級文保建筑和部分歷史建筑,在功能上部分建筑(祠堂)延續其固有的使用功能,部分建筑保留建筑實體,進行功能植入。出于延續保留建筑空間肌理的考慮,規劃新建部分公共建筑布置商業服務功能和基礎配套功能,以形成核心公共功能的建筑群落,使得地塊特色公共空間在滿足村落需求的同時服務幸福湖濕地公園。
三、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和規?;l展
為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首先要注重完善農業經濟政策,加大農業經濟管理和投資力度,重視現代化人才的引入,充分發揮經濟管理人才的價值。同時,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帶動農民優化經營管理水平,推動規模化生產,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推動當地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在發展農業經濟的過程中,還可積極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產業結構,創造鄉村品牌,樹立良好形象。其次,當地政府要加大對優秀企業的扶持力度,可制定一些惠農政策和扶持政策,推動企業和農業經濟協同發展,加大農戶和企業、市場之間的聯系,為農戶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提升當地農戶的經濟收入,優化鄉村發展水平。
總結
不同鄉村地區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點,鄉村的文化、地形地貌、經濟狀況、基礎設施等均存在較大差異,只有合理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明確鄉村振興發展要求,積極引入適宜的鄉村發展模式,才能保證鄉村振興戰略的高效落實。(作者: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