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對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當前發展態勢進行了探討,簡單闡述了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提出了提升中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的對策:第一,創新模式,提升我國企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第二,推進改革,提升中國國有企業的整體活力;第三,實施政策優惠,扶持化工新材料企業發展;第四,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與作用;第五,與國際接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六,培育大化工新材料企業和產業群。
一、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第一,從整體角度上看,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前景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化工新材料是指具有傳統化工材料不具備的優異性能或某種特殊功能的新型化工材料。與傳統化工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質量輕、性能優異、功能性強、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等特點,是世界材料界熱點研究和重點發展的新技術領域。目前,我國對化工新材料產品的需求量比較大,未來的市場空間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擴展。由于我國在化工新材料產業方面的起步比較晚,存在生產技術差的情況,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使得我國市場中一部分成熟的化工新材料產品出現了生產能力不足的情況,再加上我國國內市場對化工新材料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自然提升了進口量。
第二,由于我國經濟市場發展比較快,化工新材料產業在經濟市場中產生了較高的利潤,再加上化工新材料項目在投資方面需要的門檻比較低,使得我國出現了大量企業涌入化工新材料生產制造行業的現象。目前,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的生產集中度仍比較低,生產規模也比較小,很難形成規模經濟,在提升技術方面遇到了很多的阻礙,個別產品極易出現惡性競爭。
第三,當前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市場已經形成了三個梯隊的格局,各個梯隊之間有較大的差異性。第一梯隊主要由外資企業構成,這種企業具有豐富的產業模式,他們的裝置規模比較大,技術水平比較高,具有較強的銷售能力,因此基本占據著我國化工新材料市場的高端市場與中端市場,在市場中具有有利地位,并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第二梯隊以我國國有企業為代表。這類企業進入市場比較早,具有一定的產業經驗,同時具有較強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所生產的產品主要進入中端市場,有部分產品處于低端市場的范疇,第二梯隊企業所獲得的利潤并不穩定;第三梯隊是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他們分布范圍非常廣泛,但是基礎較為薄弱,裝置規模也不大。雖然其能夠面對市場的變化進行靈敏的反應,但是由于產品鏈不夠完整技術水平不高,生產出的產品往往處于低端市場。
第四,在所有行業中創新是發展的根本動力。要想實現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的發展,化工材料企業必須要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化工新材料技術的研發工作,并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等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在企業運營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比如有些規模較小企業在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呈現出明顯的不足。除此之外,我國在高性能化工產品領域仍存在較為明顯的缺失,而部分企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生產的低端產品銷售不暢。

二、提升我國化工新材料的產業對策
2.1 創新研發模式,提升化工新材料企業整體技術水平
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要想提升技術水平必須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要不斷地進行產品線的更新擴展,致力于使企業能夠生產出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從這個層面來看,能夠有益于化工新材料企業立足于產業鏈的角度提升自身產品的高附加值,從而能夠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第二個方面是要加強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能力,從而能夠實現企業以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最多成品的目標,可立足于我國企業盈利角度,來實現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的節能與環保目標。
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要想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除了必須要不斷地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外,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才能實現不斷創新研發的模式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戰略目標。首先,要從大局入手。通過調查發現,我國一些化工新材料企業的研發工作是由單個工廠分散研發的,這種方式的研發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應當將單個工廠分散研發轉變為在集團總部設立研發部門實施集中性研發。從這個角度看,我國的大型企業集團會在資源上占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國大型化工企業需要承擔起攻克技術難關、提高整個行業技術水平的艱巨任務。當前,部分國有大型化工集團技術研發過程中資源整合效果不明顯,也不能充分地發揮協同作用,而是由集團旗下的各個子公司企業進行獨自研發。若國有大型化工企業集團能夠在集團內部進行科學的資源整合,并建立起多層次、系統化的研發體系,對具有關鍵性的化工技術進行集中攻關,必然會大幅度地提升化工新材料的研發效率。其次,我國化工企業應當不斷地整合全社會的資源,提升產學研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實施產學研深度合作。科研院所和學校集聚了大量的學術型人才,他們在基礎研究方面會具備很強的優勢。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可以從消費的角度組織生產活動,對市場變化把握較為及時和準確,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生產活動調整,所以在實現技術的工程化方面具備較高的優勢。我國化工企業若可以充分地發揮出科研院所、各個高校以及企業的優勢,實現產學研深度合作,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必然會對提升研發效率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最后,在產學研深度合作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立足于市場,根據企業提出的市場需求開展研發工作,并通過市場效果進行評價與檢驗研發活動結果。
2.2 實施薪酬改革,提升國有企業的整體活力
化工新材料產業是一種新興的行業,要想實現這個行業的發展,企業的活力是關鍵。只有不斷地增加化工新材料企業的整體活力,對企業經營者及主要科研人員進行激勵,發掘他們的潛能,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我國的化工新材料企業中國有企業還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國有化工新材料企業的行業龍頭作用仍然重大。然而針對國有企業實施有效激勵是存在一定的困難,其中重要原因是由于國有企業的經營者考核機制尚不完備,與企業的利益和發展成效掛鉤的激勵作用不強,甚至某些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存利益考核脫鉤的現象。
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我國國有化工新材料企業的活力,必須要不斷地對國有企業的激勵制度和薪酬體系進行改革與創新,將經營者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進一步掛鉤。一方面,要提升國有化工企業經營者的綜合收入,使其綜合收入與其他企業的綜合收入達到相同的水準,比如:養老保險、員工福利以及在職待遇等等;另一方面可以參照利用期權和股權獎勵制度,對國有化工企業的管理層人員以及關鍵技術骨干實施期權和股權激勵,將其長遠利益和企業的發展相關聯。在實施期權和股權獎勵制度的同時要配套實施必要的約束機制。即規定在實施和享受激勵政策的國有化工企業的管理層人員和技術人員,在一個限定時間內不得離開企業,否則股權自動作廢,以使這種人才管理機制從正反兩個方面產生激勵作用。
2.3 實施政策優惠,扶持化工新材料企業發展
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的發展,我國應為化工新材料企業打造一個公平、透明的優質市場。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之間存在資源差和發展水平差,因此不同地區在環保節能方面均存在著地域性政策。但不同地區的節能環保標準應當是公平和透明的,公平地對待所有的企業,同時要加強執法力度,杜絕出現個別企業逃避監管的情況。我國的化工新材料產業整體規模仍然較小,規模化效益沒有凸顯。同時化工新材料的發展需要相關科學技術的支撐,因此對科技的投入比較大。而當前我國企業面臨的擔負稅負仍然較高,企業負擔的非稅支出也比較大。為了推動化工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各地應根據國家相關的鼓勵發展科技型企業的政策,對化工新材料企業進行科技型企業的認定,從而實施對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從而減輕企業的負擔。與此同時,稅務部門在杜絕不合理稅費的同時,應加強對稅款的征收和監管,做到應收盡收,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的情況。
2.4 重視和加強化工新材料行業協會的作用
我國實施市場經濟以來,取消了對企業直接進行行政管理的工業部門,各個工業領域建立了行業協會或企業聯合會 (以下稱“行業協會”)。行業協會不屬于政府部門,對會員企業沒有行政管理權限。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行業協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行業技術的交流;第二,參與和完善產品標準的制定;第三,做好產業信息的溝通等。同時,行業協會可以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指導,對行業發展進行自律與監管。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化工新材料企業相繼建立了多個不同專業的行業協會,建立了符合市場運作機制的協會服務體系。
化工新材料行業協會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舉辦各類推廣活動,實施有針對性的服務措施,更好地發揮行業協會的紐帶與中介作用。同時,新材料行業協會應積極地參與到化工新材料產品國家標準的制定,參與新材料產品的發展規劃,還可以組織行業關聯企業合作進行重大技術攻關等,從而推動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2.5 積極與國際接軌,學會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市場需求旺盛,呈現發展日益繁榮的景象,標志著這一新興產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同時,我國新材料市場快速發展與成熟,對國際市場的化工新材料頭部企業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在這個階段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會面臨更多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因此要積極地與國際市場接軌,利用全世界資源實現健康穩定發展,成為國際市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首先,要積極地接納國外的先進企業。國外先進企業為了能夠在中國市場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必然會在中國市場中積極地尋找合作伙伴。因此,我國相關部門要鼓勵國內化工新材料企業主動與國外企業進行合作,學會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在合作的過程中實現國外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在此基礎上促進我國相關企業的創新發展。
2.6 做大做強,積極培養化工新材料大企業和產業群
當前,我國化工新材料企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是依然很少形成與世界跨國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業。國家的產業核心競爭力常常表現在產業中是否存在核心企業以及核心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我國要想改變當前化工新材料產業不利的國際地位,就必須要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積極的培養大型企業集團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同時也符合我國進行技術研發的需求。
由于化工新材料產業在研發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要面臨周期長的風險,只有抵御風險能力較強、規模較大的大型集團才能承受。同時,在面對外國先進企業競爭過程中只有大型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民族企業才能與之抗衡,才能更好地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因此積極培養大型企業集團符合我國經濟安全的發展需求。在發展大企業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以大企業為主實現建立工業產業群。由于化工新材料行業的上下游關聯度非常強,建立化工新材料產業群有利于形成產業的規模效應和叢林效應,不僅有效地節約群體運輸成本,充分利用資源,還能更好地實現企業之間供應鏈的互補與匹配,對提升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整體市場競爭力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也會為實施和落實國家“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三、結語
化工新材料與傳統的化工材料相比發展優勢明顯,市場需求旺盛,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因此必須不斷提升企業的創造能力,積極轉變產業結構,加強技術研發工作,從而實現我國化工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健康發展和持續發展。(作者: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