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新一輪產業升級和科技革命大背景下,新材料產業必將成為未來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對全球經濟、科技、環境等各領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無機非金屬材料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工業之一,歷經多年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就輝煌。但在當前,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產業如玻璃、陶瓷、水泥行業,已經產能嚴重過剩,去產能、補短板、綠色發展是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行業主旋律。新材料的創新發展將是帶動產業提升的新動力。
國內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領域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新材料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總體上看,我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一批關鍵基礎材料的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材料自給水平逐步提高,顯著提高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產業規模日益擴大,區域發展逐漸形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工業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例如,低環境負荷型水泥產業化關鍵技術的突破,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泰山玻纖年產 16 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制造項目建成投產;中復神鷹千噸級高強碳纖維投產,部分指標超過國外 T800 水平。
大直徑硅材料在缺陷、幾何參數、顆粒、雜質控制技術等方面不斷完善,300mm 硅材料可滿足 45nm 技術節點的集成電路要求,此外還研制了無位錯 450mm 硅單晶材料。人工晶體材料經過多年的發展,偏硼酸鋇(BBO)和三硼酸鋰(LBO)等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居國際領先水平并實現了商品化,氟代硼鈹酸鉀(KBBF)是國際上唯一可實用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并在我國首先成功裝備先進的科學儀器,Nd:YAG、Nd:GGG 和Nd:YVO4 等激光晶體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千瓦級全固態激光輸出。
區域發展情況,如先進陶瓷產業,山東,江蘇,廣東三省的結構陶瓷集中度比較高,在產品和技術方面最具競爭力。廣東是功能陶瓷與精密結構陶瓷的強省。山東是氧化鋁、碳化硅等結構陶瓷生產大省。江蘇在化工用結構陶瓷部件、尾氣凈化用蜂窩陶瓷、防彈陶瓷、環保陶瓷等領域具有優勢,是精密陶瓷環保陶瓷生產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