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碧江區上億企業達到9家,比去年增加3家,年底有望上億企業達到20家,新投產企業創造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對全區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18.2%;新興產品產量穩定增長,棉紗1.29萬噸,增長63.5%,鞋146.2萬雙,增長12.6%,包裝飲用水12.65萬噸,增長58.6%;完成銷售產值56.48億元,增長15.3%,產銷率100.04%;工業用電量完成9.21億度,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56.46億元,實現增加值15.57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高于全市(11.6%)1.3個百分點,繼續排在全市第一。
經過4年多的發展,來到碧江經開區從業人員達到了近30000人,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
碧江經濟開發自2012年10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以來,緊緊圍繞“產城融合、工旅一體”的發展思路,按照以“現代商貿物流產業中心、食品、藥品、用品”為引導的“一心三品”的產業格局,開發優勢資源,聚集優勢產業,經開區規劃面積從19.6平方公里擴展到56.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由27家增加到165家,規模以增加到104億元,稅收收入由1.04億元增加到10.5億元,經濟和社會效益日益凸顯。
福建好彩頭食品銅仁生產基地是好彩頭集團在全國布局的南部基地,是銅仁市重點打造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投資15億元,主要生產小樣系列飲料、糕點、糖果等產品,產品暢銷全國,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只用了10個月時間,目前,一號廠房兩條飲料生產線解決就業200余人,人均工資達到3500元。
“我們整個項目建成達產之后,可以年銷售收入將超過20億元,稅收可以超過1個億,可以為周邊解決超過2000個就業崗位。”福建好彩頭食品銅仁生產基地負責人許振基自信地說,正在建設的2號、3號廠房,年內可建成試生產。
致力于打造中國西部優秀紡織基地,總投資12億元,目標年產量30萬錠紡織生產線的銅仁天翔棉紡廠,則是碧江區“無中生有”的項目。
銅仁天翔棉紡廠廠長徐華橋介紹,我們在這邊辦廠主要給予3個方面,首先響應國家支持西部開發的一個號召,在碧江辦廠,可以讓本地的居民不用出門就可以享受到在外地打工的待遇,從而解決了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問題,其次,在這里辦廠,當地政府十分支持,提供保姆式服務,結局我們后顧之憂,堅定投資的意愿,最后是這邊有人力資源的優勢,也有電價的優勢,目前,已經形成80000錠的生產規模,已經安置員工有接近300人,一般員工工資收入都在3500塊錢左右,二期全面投產后年總產值可達21億元,創稅將突破50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5000個以上。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和《蘇州對口幫扶銅仁實施計劃(2013~2015年)》,蘇州市對口幫扶銅仁市,昆山區對口幫扶碧江區,在蘇州市及昆山區的幫扶下,占地1200畝,總投資40億元的武陵山(銅仁·蘇州)國際汽車城項目,目前場平已基本完成,進入主體建設階段,項目涵蓋20家4S店、60家汽車直營店、大型二手車交易市場、汽車租賃等7大功能區,并配套保險、檢測、上牌、操作培訓等“一站式”服務體系,全面覆蓋整個汽車消費領域。
武陵山(銅仁.蘇州)國際汽車城項目建設現場負責人余松告知,項目預計2017年8月建成運營,可以解決就業3000余人,創稅在3個億左右,項目的建成將打破銅仁汽車行業單一、分散局面,引領銅仁這個汽車行業走進一個新的時代。
根據園區中期規劃,目前碧江經開區正依托“銅仁·蘇州共建產業園區”的機遇,抓緊完善相關配套服務功能區,逐步實現以“一心三品、大健康、大旅游、大數據、大扶貧,產城一體化”的全方位精準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碧江區經開區核心區實現“七通一平,”形成“一心三品”產業體系,被認定為“全省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示范區”和“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以及“中國西部綠色物流基地。”
十三五期間,碧江區將堅持“工業強區”不動搖,全面實施新型工業“三步走”戰略,著力抓好“四化同步”,全面推行縣級領導“六抓”責任制,充分發揮融資公司、企業商會等平臺作用,盤活園區資源,破解土地、資金、用工等發展瓶頸,扎實發展“雙服務”活動,規范服務流程,強化執法監督,確保更多高端低碳項目落戶碧江,打造貴州東部新興工業核心增長極,到2020年,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達300億元以上,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