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市以科技創新助推工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傳統產業面貌日新,產業集群發展態勢良好,工業經濟增勢平穩。全市已建成5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和14個省級產業基地,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以9.5%的速度增長。
該市以實施技術創新為核心,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以撫商返鄉創業、才子返鄉創新“雙返雙創”活動,吸引撫州籍在外科技人才智力要素向家鄉集聚。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建設好休閑旅游、現代物流、中醫藥、健康養老、文化創意和信息產業平臺,對接復旦大學、南昌大學、國科控股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半導體、數字視聽、血液生物制品等重點領域合作研發一批產業關鍵技術。撫州籍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博導陳芬兒與該市博雅生物公司開展合作,陳芬兒團隊的他汀類原料藥項目在撫州進行中試并取得成功,投入生產后年產值可達百億元;落戶撫州高新區的迪比科公司與美國正道集團共同投資2.5億美元,打造世界級高技術新能源動力電池制造產業基地;德義半導體砷化鎵晶片已實現小批量生產。截至目前,該市與全國各地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項目達188個,共建研究機構30個、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工作站3個。全市已有從事高新技術生產的企業200多家,其中國家認定并授牌的高新技術企業達62家。
與此同時,該市加大對機械電器制造、紡織服裝、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力度,不斷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江鈴底盤今年投資2.6億元,進行百萬臺套高端商用車驅動橋生產基地技術改造,“車橋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獲批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崇仁縣引導江變、贛電等企業聯合組建“江西變電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江西省互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升對變電設備產業集群公共技術研發服務水平;黎川縣的康舒、環球、九州等20多家陶瓷企業進行以節能降耗和產品提升為重點的技改擴建,其中70%以上已投產,今年上半年出口創匯600多萬美元。今年,該市將實施220個技改項目,全市已擁有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5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18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