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房企半年報陸續發布,靚麗的數據顯示品牌房企的銷售目標平均完成率為60%,遠超往年平均完成率。其中“千億軍團”數量達到5家:萬科、恒大、碧桂園、綠地、保利地產,遠勝去年上半年萬科1家“千億”獨秀的身姿。
一團鮮花錦簇中,曾經以房地產為支柱產業的萬達集團,房地產收入同比減少17.3%。萬達半年報顯示,房地產收入為506.2億元,完成上半年計劃的108.3%。記者查閱數據發現,2016年一季度,萬達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排名,也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業績下滑對任何一家都非好事,但對萬達來說卻暗合了其“第四次轉型”的密碼,“去地產化”提速,轉向綜合服務業,萬達正在努力褪去鋼筋和水泥味。
王健林在年初曾稱,2016年是萬達轉型的關鍵年,萬達將從2015年的轉型開局之年,到2016年基本告別重資產模式,完成轉型目標。
2016年時間過半,從萬達的“期中考試成績單”可見萬達的轉型已初見成效。從資產規模看,王健林將在未來十年內再造一個萬達雖不容易,但新的“萬達”圖譜儼然漸成。
正負增長之間看轉型
2015年上半年,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首次對外闡述萬達第四次轉型的思路,其轉型核心就是轉為現代科技服務型企業,商業地產、文化、金融等多產業互相協同、互為支持。
為此萬達不惜將2016年總收入目標下調12%至2543億元,主要原因是萬達的房地產銷售收入將大幅減少。不過,王健林仍表示,盡管總收入將下降,但利潤指標必須實現較大增長。
5日,萬達發布2016年上半年度業績報告,按成本法數據測算,集團資產7368億元,較2015年底增加12.1%。上半年集團總收入1199.3億元,同比增長10.6%。
在上半年1199.3億元收入中,萬達商業合同收入643.6億元,其中房地產合同收入506.2億元,同比減少17.3%。
從上述數據可知,萬達商業的房地產合同收入在集團的整體收入中占比為42%,下降到50%以下。在地產合同收入下降的同時,集團整體收入保持穩步增長,其新增長點就在于萬達文化、萬達金融等輕資產板塊。
由此可見,萬達的地產收入下降是主動調整的結果,“一減一增”之間,顯示的是萬達去地產化轉型成效顯著。而隨著萬達文化、萬達金融等輕資產板塊的快速發展,預計地產收入占比將繼續下降,服務業的收入占比也將持續提升。
業內人士分析,作為地產行業轉型的樣本,觀察萬達的發展之路,不僅要看銷售業績規模,還應看到其內部指標,如利潤率、持有型物業租金收入占比等,這些指標對于企業長遠健康發展更有意義。
在地產收入下降的同時,萬達商業租金上半年收入84.8億元,同比增長27%。事實上,這是萬達商業租金在2015年上半年增長33%之后,繼續保持著高增長態勢。
“在地產銷售下降的同時,仍能保持租金收入的高速增長,萬達商業開創了地產行業轉型的一個經典樣本”,地產界一位資深人士指出,“持有型物業的租金收入與銷售型物業不同,其租金價格是市場對物業的真實反映和理性預期,如果沒有萬達集團旗下多業態的帶動,沒有萬達在服務業的多項布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簡言之,萬達去地產化轉型已經進入良性循環軌道,萬達文化、萬達金融的崛起,已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不僅抵御了主動調整地產收入的下滑,更成為萬達商業租金利潤增長的穩定器,進一步推動服務業收入、利潤占比持續提升。
萬達百貨“消失”
文化和金融,是商業地產之外萬達新的支柱產業。
半年報顯示,萬達文化集團上半年收入290.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43.9%,完成上半年計劃的105.7%,同比增長57.1%。
其中:影視控股公司收入190.9億元,同比增長43.1%;旅游控股公司收入60.3億元,同比增長32.6%;體育控股公司收入33.9億元,完成上半年計劃的104.8%;兒童娛樂公司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576%。
此外,萬達金融集團上半年收入155.1億元,完成年計劃的73.2%,完成上半年計劃的162.5%。
萬達文化和金融產業發展迅猛,儼然已成為新版圖重要支撐。
但還有不少數據值得注意,比如萬達百貨。萬達百貨2015年收入為230.5億元,2016年初計劃目標為175.3億元。但意外的是,在2016年半年報中,萬達百貨消失了。
報告稱,萬達百貨目前為王健林個人公司,故收入未計入集團報告中。但工商資料顯示萬達 百貨有限公司目前仍由集團高管曲德君任法人代表。
按照2015年年報,萬達百貨當年收入230億元。這個成績依然好于近年來王健林大力投入的金融、旅游、體育及兒童娛樂等新業務。但近年來百貨業態受電商持續沖擊帶來的壓力,萬達百貨增長乏力。
公開資料顯示,萬達百貨自2011年起增速大幅放緩。到2013年甚至首度出現虧損,當年僅完成為年度收入計劃的91%,凈利潤虧損7%。此后兩年,萬達再未公布凈利潤情況。
王健林在2016年初年會上要求,萬達百貨在2016年要實現整體盈利,這說明百貨業務目前仍未擺脫虧損的局面。
萬達百貨此次在萬達半年報中的消失,或意味著以后將徹底消失在萬達以后每年的年報中,王健林計劃的2016年扭轉萬達百貨虧損能否實現不得而知,可預見的是首富或已放棄國內哀鴻遍野的百貨業。
放棄拖后腿的業態,大力發展潛力十足的院線、金融、旅游體育等產業,成為全球最大不動產企 業、全球最大電影企業、全球最大體育產業、全球最大兒童娛樂企業、全球最大電影院線、全球最大五星級酒店業主;還將努力打造全球最大旅游企業,努力打造全球最大商業O2O平臺等,雖然再造一個萬達并不容易,但沒人會懷疑首富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