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金秋時節,放眼丹江口市,呈現在眼前的,到處都是綠萌成林、掛滿金黃果實的果園,一派豐收的景象,令人難以忘懷。這就是丹江口市人民,歷經四十六年的艱苦努力,從無到有,由少到多,不斷發展而崛起的柑桔產業。
產業發展 成績斐然
?。ㄒ唬┊a業基地已具規模
丹江口市從1963年開始引種試種柑桔,經過46年的發展,截至目前,全市柑桔基地面積達到304720畝,2008年柑桔總產量達到31230萬公斤,柑桔面積和柑桔產量均名列全省前茅,成為湖北省重要的柑桔板塊生產基地和我國北緣地區最大的柑桔生產基地。2001年被國家授予“中國柑桔之鄉”,2004年被省農業廳列入全省水果大縣(市)和全省優質水果板塊基地縣(市),2006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板塊基地建設先進縣(市),2007年國家北緣柑桔試驗站落戶我市,2008年被列入國家優勢柑桔產業特色生產區,標志著我市柑桔產業基地已經進入國家柑桔大板塊規劃之中。
丹江口市柑桔基地具有集中連片的特點,柑桔主要分布于漢十公路、丹鄖公路沿線和丹江口庫區兩岸海拔300以下的丘陵山地,已經形成了丹江口庫區兩條百里柑桔帶。全市20個鄉鎮辦232個村中,有13個鄉鎮辦168個村種植柑桔,其中柑桔面積在3萬畝以上的有5個鄉鎮,千畝以上的村(場)有76個,形成了一大批獨具特色的柑桔專業村(場)和近萬個柑桔種植大戶,柑桔已成為丹江口市面積最大、產量最多,最具發展潛力、最有發展優勢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ǘ┊a業效益日益顯著
丹江口市柑桔已經成為一個規模較大的農業優勢產業,其綜合效益日益顯著。一是為廣大桔農增收的經濟效益顯著。柑桔產業綜合產值達3億元,惠及全市15萬桔農,全市農民人均柑桔收入近千元,桔農人平柑桔收入達2000元。特別是庫區,柑桔已成為廣大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不少桔農在九十年代就因種植柑桔實現了脫貧致富,目前不少柑桔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社會事業得到發展,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先進村、模范村。二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安置農村剩余勞力就業的社會效益顯著。柑桔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全市包裝印刷業、交通運輸業、旅館餐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每年還為近萬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在柑桔銷售期間找到了采果、裝運、中介等就業門路,增加了收入,實現了一業發展、多業興旺的好局面。三是保護庫區環境的生態效益顯著。柑桔樹四季長青,花香宜人,不僅保持水土的效果好,而且十分有利于美化、凈化、香化庫區生態環境,確保丹江口庫區水質優良。因此,在丹江口庫區發展柑桔產業,是其它產業不可替代的綠色環保產業。
?。ㄈ┊a品創優成績突出
丹江口市氣候溫和、降雨適中、光照充足,加之丹江口庫區大水體的調節作用,孕育了發展柑桔產業良好的環境條件,所生產的“武當”牌柑桔,具有色澤鮮艷、含高糖高酸、風味濃郁、貯運性好的品質特點。早、中熟溫蜜柑(龜井、尾張)在1989年首次獲得農業部優質水果獎之后,又多次在全國、全省獲得榮譽,并分別被授予“中華名果”、“湖北十大名果”、“湖北省名牌產品”等稱號,自2004年以來,又相繼獲得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稱號,使“武當”牌柑桔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產品銷暢華北、西北、東北等12個省(市、區)的80多個大中城市,并多次出口到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一致好評。隨著“武當”柑桔品牌的創建和宣傳力度的加大,“武當”柑桔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目前已進入超市和高端消費市場,進一步拓寬了銷路,使“武當”柑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有穩定的銷售市場,品牌戰略已經取得了實效,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精品果園建設和設施栽培快速推廣
2006年,我市在省農業廳和華中農業大學專家、教授的指導下,開始進行柑桔設施栽培示范,并取得成功;2007年設施栽培面積擴大到10畝;2008年擴大到5個鄉鎮9個專業場,設施栽培面積達到180畝,鋪設地面反光膜500畝,使柑桔設施栽培得到快速發展。同時采取果園疏密間伐、起壟栽培等措施,建設精品果園20000畝。精品果園建設和設施栽培技術的推廣,加快了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升了產業素質,促進了柑桔產業由快向好的方向發展。
?。ㄎ澹┊a后處理發展迅速
為了提高柑桔優質果品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產業綜合效益,自2003年以來,我市通過自力更生和招商引資,建設了24條柑桔洗果分級打蠟生產線,年處理能力達到10萬噸。同時,通過建設產后商品化處理生產線,帶動了產地市場建設,培植了6個柑桔專業合作社,在全市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全市柑桔產業化水平的提高,推進了柑桔產業化進程。
得力措施 力促發展
丹江口市柑桔產業的發展,是全市人民四十六年奮斗的結果,是不斷探索、總結、創新的結果,也是各項措施疊加效應的結果。
?。ㄒ唬┘訌娊M織領導,成立工作專班,專抓產業發展
丹江口市歷屆黨委、政府都將柑桔作為重要產業來抓,傾注了大量的領導力量,為產業發展排憂解難。特別是2004年,市委又成立了柑桔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明確一名領導,組建一個專班,落實一筆經費,專門負責協調人、財、物的問題,全程服務于柑桔產業,為柑桔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ǘ┏雠_優惠政策,扶持產業發展
在總結多年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為了加快產業發展步伐,2004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業優勢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的文件,在項目扶持、土地流轉、金融信貸、供水供電以及稅收等方面出臺了扶持政策,例如,連片開發500畝以上的,配套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在規劃范圍和當年計劃內,農戶連片開發并驗收合格的,每畝補助200-300元苗款和物資款;每建一條打蠟生產線,補助10萬元;每組建一個柑桔專業合作社,扶持3-5萬元;每建一個柑桔產地銷售市場,扶持30-50萬元;每購一只柑桔周轉箱,補助10元;對銷售500萬斤柑桔以上的大戶,獎勵0.5-1萬元等。這些優惠政策的落實,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桔農和社會各界人士投資開發柑桔產業的積極性。以2004年為起點,全市柑桔產業真正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車道,面積由2004年的18.5萬畝發展到現在的30萬畝,平均每年新發展2萬多畝,并且開發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ㄈ┙⒖萍贾误w系,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自2005年以來,我市與華中農業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柑桔產業發展技術合作關系,華農大每年派出專家來我市開展新技術培訓、技術咨詢和現場指導,邀請國外柑桔專家來我市開展學術交流,為我市提供柑桔優良品種,為我市制定產業發展規劃,為我市柑桔產業發展提供全程技術服務。同時在華中農業大學和省農業廳果品辦的支持下,國家北緣柑桔試驗站也落戶我市,使我市成為國家柑桔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的協作單位。通過與華中農業大學建立科技協作關系,為我市柑桔產業發展建立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近幾年來,我市柑桔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得益于專家的指導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為了建立一支穩定的技術隊伍,我市于2007年在全市農技隊伍和國有柑桔場中,通過考試考核,分離出30余人,成立了6個柑桔技術區域服務中心,專門從事柑桔技術推廣工作,這在全省尚屬首創。柑桔中心的成立,穩定了柑桔專業技術隊伍,有利于柑桔產業技術的推廣和各項工作的落實,為促進柑桔產業的科學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ㄋ模┙⒎€定的投入機制,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2004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發展農業優勢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文件之后,為了重點支持柑桔產業發展,將各部門用于柑桔產業發展的資金整合起來,按照“渠道不亂,性質不變,捆綁使用,各記其功”的原則,每年投入1000萬元以上,用于柑桔基地開發、低產果園改造、產后處理生產線建設、市場建設、果園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市財政每年拿出近百萬元,用于柑桔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新技術推廣、設施栽培,保證了產業建設資金的投入,辦成了一批示范樣板和亮點。
?。ㄎ澹┩茝V柑桔標準化生產技術,促進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在實施國家柑桔技術標準的同時,我市于2004年發布了《丹江口市優質無公害柑桔栽培技術規程》,全面推行柑桔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2005年我市被列入國家第五批農業(柑桔)標準化示范區,2007年通過了驗收。2008年我市又制定了《武當蜜桔》省級地方標準,9月19日在武漢通過了專家審定,即將發布。通過實施柑桔標準化生產,使柑桔的產品質量及安全性有了明顯提高。自2004年以來,我市柑桔相繼獲得了無公害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產品質量得到了保證。
?。┐罅ε嘀昌堫^企業和中介服務組織,帶動產業發展
近幾年來,我市相繼培植了蔡家渡果園場、玉皇頂果園場和羊山園藝場等一批生產型龍頭企業,在技術創新、品種改良、產品銷售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和輻射作用。為了提高廣大桔農的市場意識,轉變桔農的經營觀念,2007年以來,以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有實力的柑桔大戶為依托,組建了6個柑桔專業合作社,同時在全市發展了一批中介服務組織,建立了一支柑桔銷售隊伍,使柑桔果實賣的速度快,賣的價錢高,解除了廣大桔農的后顧之憂,由此帶動了產業發展。
展望未來前景美好
丹江口市柑桔產業已具有較大規模,產業基礎比較好,為創建北緣地區優質柑桔示范區奠定了基礎。隨著國家南水北調中線二期工程建設,庫區生態環境將進一步得到改善,產業建設資金將會大幅增加。我們將搶抓全省優勢板塊基地建設、南水北調庫區移民建設、退耕還林、新一輪扶貧開發等機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低產低質低效果園實施改造,加強果園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產后商品化處理和市場建設力度,加快精品果園建設,開展系列深加工,實現更高標準的產業化經營。力爭到2015年,全市柑桔總產量達到50萬噸,優質果品率達到70%以上,精品果園面積達到20萬畝,產后商品化處理率達到60%以上,柑桔深加工達到5萬噸,柑桔出口1萬噸,果園基礎設施配套、市場體系健全,真正成為北緣地區最有實力的柑桔產業基地,為我國柑桔產業的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