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政府工作報告對此著墨頗多,引發不少網友關注。
在“你點題 我代言——四川日報全媒體邀你‘上兩會’”互動平臺上,有網友留言:“四川清潔能源資源豐富,綠色低碳發展,我們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對此,記者采訪了相關領域的代表委員。
加快建成省級綠電交易市場
四川能源資源呈現“富水缺煤、豐氣少油、風光無限”的特點,清潔能源是四川的優勢所在:四川水電裝機容量超過4個三峽,全國每100度水電就有28度來自四川;天然氣儲量全國第一,每100立方米天然氣就有23立方米來自四川……
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產業優勢?在省人大代表、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電氣工程技術員丁登偉看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探索建立重點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等內容指明了方向。
產品碳足跡屬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種,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碳足跡管理有助于推動產業升級,助力企業節能降碳,擴大低碳產品供給。”丁登偉建議,四川應建立全省統一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完善行業碳排放核算機制、建立健全重點產品碳排放與碳足跡核算方法,助力國家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打造服務企業提升綠色競爭力高地。
省政協委員,國家電投集團四川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慶葭說,四川綠電具有十分顯著的優勢,建議加快建成省級綠電交易市場,進一步推動綠色電力的發展和消費,通過綠色能源技術賦能我省產業發展,兌現清潔能源發展綠色價值,提升“四川造”產品市場競爭力。
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鏈供應鏈
“我手里這瓶磷酸鐵鋰粉末,與3年前相比,生產成本降了10%、生產效率提高8%,能耗水平顯著下降。”省人大代表、四川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設備部自動化副主任工程師彭方俄分享了所在企業在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成果。該企業位于“鋰電之都”遂寧,當地正錨定“綠色智造名城”建設目標,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發展。2023年,遂寧市鋰電產業增加值增長超20%。
鋰電產業是四川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省政協委員、經濟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袁冰介紹,當前,四川正依托清潔能源優勢,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鏈、供應鏈,積極打造零碳工廠、園區。
“去年,《四川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正式印發,計劃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袁冰說,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一步,我省將做優做強做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天然氣(頁巖氣)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壯大晶硅光伏、能源裝備等清潔能源支撐產業,加快發展動力電池、釩鈦、新能源汽車等清潔能源應用產業。同時,培育一批不同領域綠色制造標桿典型,示范帶動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