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環保政策下,我國各地為能將落后的工業企業進行轉型升級而開始建設工業產業園。但由于有關人員對其了解不夠,造成了更大的浪費。文章主要分析了產業園應當具備的特征,在此基礎上講解了影響到工業產業園的要素,最后探討了未來工業產業園的發展模式,望能為有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工業行業的發展進程。但行業的監管較為寬松,導致行業內的發展參差不齊,許多中小型工業企業的大批產品附加值低、規模小以及管理寬松,只有少部分的先進工業企業可以做到具體規劃產業園區。
1 工業產業園應具備的特性
一個完整的工業園區應具有2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是清晰的核心產業鏈,重點是工業產品的生產和相關的產業鏈企業。二是產業發展鏈運作所需的基本功能和各種設施,其中包括基本的相關服務設施和設備大規模系統設施。同時,工業園區也應具有以下特性。
圖1 西部生命科學院項目規劃圖
1.1 整體性
工業園區擁有工業企業,以及上下游資源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在事實上,一家系統工業園區應分為上、中、下游層次,他們之間的明確分工。全部系統內的生產單位可以根據各自的層次和分工進行合作經營,互補優勢。
1.2 涌現性
必須能夠實現1+1>2的功能。借助于整體升級每個生產單元,可以在整體產品質量、整體規模以及制造和生產環境方面得到改善。
2 建設工業產業園的要素分析
工業產業園的建設,可以實現省級政府部門和工業企業的良好愿景。認真分析工業產業園區建設的基本要素,能對產業園建設起到指導作用。社會需要資源系統配置,科學規劃建設的產業園區,必須以企業為服務中心,以市場為價值取向,以政策為支撐,以國家政府為主導平臺。
2.1 主體要素
國內有一些工業企業集群,很多集群是在各種花式市場的三種條件下形成的,經過過剩負荷的積累,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整體。企業是工業園規劃和建設的主要內容,政府應利用其已經或最初擁有的集群形成明顯優勢的地方,來進行工業產業園的總體規劃。
2.2 市場要素
市場可以分為目前的整個市場和具有潛在風險的市場兩種類型。在工業產業園建設時,應綜合考慮消費者需求方的實際情況和未來趨勢。市場也將逐漸改變更多的建設要素,而市場的潛在影響將逐漸改變實際產業園的面貌,工業公司緊密圍繞市場發展,是市場的當前關鍵要素,正在影響園區的定位。
2.3 成本要素
企業參與整個市場的激烈競爭的主要目的是不斷創造國內經濟利益,成本控制始終是公司自身的重點。工業園區能否吸引企業本身,取決于在領域是否具有較強的優勢,另外就是工業園區的建設,而短期內促進建設投資是制約企業進入的主要外部因素。為一些工業園區提供更多的零價格土地,新的優惠價格政策如工廠租賃,以及一些相關政策可以大大降低項目的整體成本。
2.4 功能設施要素
各種設施的基本功能,包括概念性基礎設施,提供的各種服務。基礎設施包括電、水、天然氣,并提供了內部道路,景觀綠化和公安消防,并提供服務和管理,電力供應以及內部和外部路線是工業園區的概念性基礎設施支持設施。服務提供包括技術、商業、廢物處理和再利用,物流和工業援助組織。
2.5 運行管理要素
工業園區必須能夠實現知識共享并逐步開放,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將建立一些具有共享平臺的單位,例如共享資源的設備中心。在企業的獨立建設工作中發揮許多功能,并努力實現資源的有效重用。由于中國共享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不足,園區的運營和日常管理存在一些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需要改變最傳統的思維方式。甚至在園區運營之前,政府還需要更多的地方政府業務部門來協助一些地方政府采用多種方法來管理模型。
2.6 產業政策要素
工業園區的建設需要行業相關政策,特別是地方政策的全力支持。政府在出臺一些政策時,不僅要考慮現階段的執行情況,還要考慮發展與規劃的連續性。但是,由于盲目服從新的政策和配套設施,往往有一些園區的先決條件嚴重不足。所以制定新政策的同時,應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做好規劃與發展的需求。
3 工業園區規劃設計須遵循的原則
3.1 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
產業園實行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結合,采取以園招商、以項目招商、以商建園、以商興園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對園區項目實行一站式服務,降低入園成本。
3.2 集約利用與產業聚集的原則
圍繞主導產品發展一系列相關生產和服務,使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形成產業鏈和特色產業。3.3 可持續發展原則
園區應與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相結合,保持盡可能多的生態功能。對于現有工業園區,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產生和對環境的壓力。新建園區的選址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容量,調整列入生態敏感區的工業企業,最大限度地降低園區對景觀和水文背景、區域生態系統以及對區域環境造成的影響。
3.4 講究生態效率的原則
在園區布局、基礎設施、建筑物構造和運營過程中,應全面實施清潔生產。通過園區各企業和企業生產單元的清潔生產,盡可能降低本企業的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 ;通過各企業或單元間的副產品交換,降低園區總的物耗、水耗和能耗 ;通過物料替代、工藝革新,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 ;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產品和服務中,鼓勵利用可再生資源和可重復利用資源。貫徹“減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園區各單元盡可能降低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
4 產業園區規劃理念
4.1 深入產業分析,找尋缺失和關鍵環節
針對園區規劃,關鍵就是得了解產業的狀態,比如產業分布情況、區域經濟情況、產業上中下游關系等,全方位對產業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為產業規劃提供有清晰、有效的決策方向和依據。而在產業分析方面,最常用及最科學有效的辦法就是借用大數據技術,從產業鏈著手,對區域內的產業經濟情況、產業分布、經濟指標、產業上中下游企業關系進行分析研究,掌握關鍵企業信息,進行全面布局,構建產業集群,作出有利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及決策。
4.2 整合優質資源。全方位產業布局
在產業規劃過程中,不但要了解區域產業及經濟情況,掌握自己的各方資源也很重要,里外結合,根據區域的產業基礎和資源優質,對各類優質及可利用資源進行分析,找準方向,對產業定位及產業規劃布局提供有力支撐,便于選擇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
4.3 大數據精準招商,保持經濟增長動力
要想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不僅在前期產業規劃決策時要精準,在園區招商階段更要精準有效,什么樣的園區招什么樣的企業,這也決定了后續園區的發展方向及規模,在招商引資方面,對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已是熱門,其主要好處就是高效、精準,在節約成本的同時可提高招商效率和質量,避免以往的盲目招商、隨意招商、企業質量差的問題,同時,要正確處理招商引資和創新創業關系,保持區域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
5 結束語
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工業產業園是當前中小型工業企業能夠成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不斷推進使得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壓力也隨之而上升,為此如何更好地規劃工業園區服務于企業,需要對各種因素進行分析,避免盲目跟風,從而有效促進到工業產業園的發展。(作者:左樂,龐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