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山市紅木產業轉型升級的龍頭項目,紅博城不僅是紅木家具的集散地,更是工藝美術精品的展示窗口、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陣地。項目自2013年10月啟動以來,以“文化+”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逐漸形成了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文化旅游、文化消費、文化傳承“五位一體”的態勢。
建設文化產業綜合體開創“文商旅”綜合消費新模式
紅博城一期共7層,面積近2.5萬平方米。紅木是紅博城的核心元素。這里不僅匯聚了來自中山、北京、浙江東陽、福建仙游以及江蘇南通、常熟等全國重要紅木家具產區的主力品牌,也入駐了眾多二、三線紅木家具品牌。
紅博城充滿了文化的音符。它搭配唐、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時代的代表性建筑,建成了唐宋明清四大中庭、嶺南騎樓文化街,以及外形神似天壇祈年殿的會議博覽中心。同時,規劃了工藝精品店和琴棋書畫四館,集中展示和銷售陶瓷、刺繡、玉石、沉香等傳統工藝品。
紅博城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紅木家具大賣場。除了紅木商貿展示交易外,它還被賦予了紅木博覽、文化旅游、情景體驗、珍藏拍賣、藝術交流、建筑藝術等諸多功能。
紅博城是省市鎮三級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大涌鎮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大涌是“中國紅木雕刻藝術之鄉”“中國紅木家具生產專業鎮”,其紅木家具產量一度占到全國60%的份額。然而,近年來,隨著仙游、東陽、新會、深圳、憑祥等地紅木產業集群的興起,大涌紅木家具的份額有所下降。在大涌被列為中山和中國家具行業產業轉型升級試點鎮后,紅博城的建設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便迅速開始承辦行業大型活動。3月15日至20日,隨著2016中國(中山)紅木家具文化博覽會暨中式家居生活節(以下簡稱“紅博會”)的舉辦,紅博城首期正式運營。4月29日至5月15日,2016年中山旅游文化嘉年華在此精彩上演。
紅博城是一個文商旅綜合體,致力于為觀眾帶來“旅游+購物+文化”的立體式體驗。除了仿古建筑群和高檔精美的紅木家具,還有毛主席中南海生活用瓷、國內最大的魯班鎖、樟木精雕百子圖箱、價值億元的海南黃花梨、崖柏珍品,以及眾多傳統工藝精品。同時,還舉行鳳舞、醉龍、咸水歌等非遺項目展演,成為中山及周邊地區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2015年至今,紅博城策劃和主承辦的眾多營銷活動累計吸引了上百萬人次到大涌、沙溪兩鎮體驗。尤其是2016年中山紅博會,吸引了60萬人次觀展,交易額達18.5億元,創下了紅博會舉辦15年的新高。而2016中山旅游文化嘉年華每天參觀的游客近萬人。
紅博城“文商旅”相結合的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走出了一條“文化+傳統產業”“文化+旅游”“文化+消費”的轉型升級之路。不管是展會、活動期間,還是在平時,紅博城里總是人來人往。未來,隨著紅木主題酒店、客棧、餐飲、娛樂等配套設施的完善,紅博城及周邊地區將成為中山“文商旅”消費新商圈。
搭建公共文化服務平臺
市民樂享文化盛宴
7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山地方史專題展覽在紅博城舉辦。該展覽通過圖片、文字、雕塑等形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山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崢嶸歲月與輝煌歷程。這只是紅博城舉辦的眾多公共文化活動中的一場。2013年至今,紅博城累計主辦、協辦、支持、贊助各類歌舞大賽、曲藝、詩書畫展演、文化論壇、講座等文體活動近200場次,累計惠及群眾10多萬人次。
紅博城寬敞宏大的南北廣場、高大恢弘的高峰論壇中心、仿唐古戲臺、別具特色的嶺南騎樓文化街、唐庭、宋庭,都是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的理想場所。利用自身優勢,紅博城積極承辦各類文化活動。“舞動紅博城”健身操展演、首屆中山原創音樂大賽推廣音樂會、迎春詩會、開國將軍書法珍品及紫砂壺藝術壺展等活動先后在這里舉行,讓群眾暢享文化盛宴。
紅博城積極傳播優秀文化,從2015年3月至今,通過承辦展會,累計免費接待游客100多萬人次。無論是魯班夢工廠、魯班文化科普教育體驗中心,還是嶺南匠藝廊、國之瑰寶木雕精品展、爨體文化書畫展、云峰畫苑、沉香文化展等場館、展區,都向觀眾展示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5月31日,中山市關工委在紅博城掛牌成立“中山市青少年實踐教育基地”,利用紅博城規劃的科普教育中心等場館,讓中山青少年在中式古典建筑中學習傳統文化。過去一年里,紅博城舉辦了近50場和青少年主題相關的科教、文體活動,未來還將積極打造以紅木和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教育實踐平臺。
中山市文廣新局局長羅建華說,過去一提到公共文化服務,大家想到的就是政府投入,而實際上,由政府單方面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沒有自我造血的能力。紅博城積極搭建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成為一個大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通過文化產業與公共文化的相互結合、補充、促進,不僅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為項目帶來了人氣和消費,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構建非遺展館群落傳承傳統文化技藝
今年紅博會期間,中山市西區長洲醉龍一連四天在紅博城北廣場演出。紅博城自成立以來,就積極參與非遺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在歷次重大展會中,都會邀請中山市的非遺演出團隊對中山飄色、咸水歌、醉龍舞、麒麟舞等本土非遺項目進行展演。
以紅木雕刻技藝為依托,紅博城打造了紅木雕刻等傳統技藝場館,目前已引進國之瑰寶黃花梨紅木雕刻藏品、再現毛主席中南海生活場景的7501毛主席專用瓷藝術館。同時,還開設了“嶺南匠藝廊”“魯班夢工廠”等區域,其中,“嶺南匠藝廊”薈萃手拉壺、潮繡、陶瓷、木雕、潮繡、抽紗、剪紙等嶺南非遺技藝臻品,“魯班夢工廠” 展示魯班生平事跡、木工文化歷史,可以讓觀眾親手制作各種榫卯件。未來,紅博城還將結合聲光電效果,建設全新體驗的紅木家具文化和雕刻技藝展區。
紅博城規劃建設了以藝術旅游為核心的非遺印象大師園,由20多棟四合院大師館組成,為各類大師提供藝術創作、交流、展示、交易、教育的平臺。目前,已吸引木雕大師陳培臣,國畫大師楊長槐、鄭翰林,陶藝大師黃新本,古琴大師劉揚,陶瓷工藝大師嵇錫貴等進駐。
值得一提的是,紅博城內還有一座唐代戲臺,也是國內目前唯一的由名貴木材紅豆杉建造的戲臺,屬清中早期作品,十分珍貴。該戲臺由中國著名古建筑收藏家柯海廷親臨現場指揮搭建,并全程錄像以作歷史資料。如今,戲臺上經常有經典粵劇上演,悠揚悅耳的音樂及歌聲讓游客大飽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