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生態環保規劃”中期評估,是對“十三五”規劃路線、內容及階段成果的檢驗,是對規劃期內環境保護進程的總體判斷和對政府履行環保職責情況的督促檢查。通過中期評估,掌握規劃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執行情況,評價判斷各部門在執行規劃中各項任務的成效、經驗,剖析規劃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根據新形勢、新要求提出規劃實施后兩年的工作重點和思路,提出強化規劃執行的機制、制度與政策層面的建議。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是 “十三五”期間的環保工作綱領性文件,是環保工作的施工圖和時間表。本文以湖南省環境保護 “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為例,對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剖析,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新形勢、新要求提出了進一步推動規劃實施的對策意見,對未來“十四五”可能出現的重大環境問題進行了預判。
1、“十三五”環境規劃的特點
湖南省從“十二五”末期開始,就遵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深刻領會、把握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制度、方案、行動計劃及規劃建議的基本精神,謀劃符合湖南發展戰略特點的具有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的環境保護工作思路,積極推動《湖南省“十三五” 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為《規劃》)體系的研究和編制工作。《規劃》編制突出了以下特點:
(1)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圍繞“綠色發展”,促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融合協調,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實現《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1+6 ”等文件對“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前端預防和空間管控的總體要求。
(2)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部署“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總體工作。按照國家的全面小康社會環境目標,將細顆粒物等環境質量指標列入大氣環境質量約束性控制,標志著“十三五”期間環境管理的戰略調整。
(3)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求,形成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地方政府層面要完善環保地方法規、加強監管、責任明確到人;在企業主體層面,落實排污許可證,產生環境污染時要明確司法、損害賠償等責任;以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治理體系。
(4)堅持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突出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兑巹潯烦浞帚暯影l改、林業、農業、水利、國土、住建等部門關于生態保護與修復的工作,以“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為指導,強調保護優先,深化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監管,系統推進森林、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統籌考慮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國土綠化、生態治理與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與建設。
(5)強化綜合治理,協同推進工業達標排放、治污減排和風險防范。《規劃》強調以環境質量為核心,著重通過綜合治理、協同推進、專項治理、優化制度、重點領域、重大工程等來提升環境質量。以全面達標排放為抓手,在嚴控增量的同時大幅度削減污染存量,以骨干性工程實施污染減排,以排污許可落實治污減排責任,改革完善總量控制制度。對核與輻射、重金屬、危險廢物、化學品等重點領域,繼續提升風險防控基礎能力,系統構建事前嚴防、事中嚴管、事后妥善處置的全過程、多層級風險防范體系。
2、“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中期評估
2019年初,我省組織了“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執行情況的評估,評估數據截止2018年12月31日。通過一系列的定量及定性評價, “十三五”以來,截止2018年月月31日,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精神要求,按照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的要求,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的“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守護好一江碧水” 等重要指示精神,以“一湖四水”為主戰場,以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為主線,采取加大重點區域流域和行業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快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強化環保執法等多項措施,通過實行嚴格的減排目標責任制,在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重、難度大的情況下,強化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嚴格實行考核問責制,形成上下聯動、協同作戰的污染減排格局,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穩步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目標及區域質量目標達到序時進度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基本達到我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要求。
3、目前的形勢和任務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生態環境部門與各部門一道,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生態理念,生態文明思想格局進一步明晰。
(1)思想指引和頂層設計更加明確。2018年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2)一系列作戰計劃和方案陸續出臺。湖南省人民政府陸續印發實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為后續時間的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具體行動方向。
(3)生態環境督察執法持續強化。重視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對飲用水、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進行集中整治。解決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問題、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行為,以上掛牌督辦的突出問題全部完成整改,開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4)生態環保領域改革有力推進。為統一監管職能,組建生態環境廳,對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行使執法職責;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對相關監測機構監察執法的垂直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改革。根據中央“放管服”政策進行具體深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環評審批?;緞澏ㄉ鷳B保護紅線。
(5)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2018年1-12月,全省14個市州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4%,同比上升3.8個百分點,張家界市、郴州市、益陽市、吉首市、婁底市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實現零的突破;1-11月,全省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國家 “水十條”60個考核斷面優于Ⅲ類水質比例為90%,達到國家考核要求(86.7%),同比上年提升1.7個百分點,洞庭湖11個湖體斷面總磷濃度持續降低,達到0.068毫克/升,較2015年下降39.3%,11月當月為0.057毫克/升,接近Ⅲ類標準。
根據已取得的階段成果,在“十三五”規劃實施后兩年的工作重點和思路是:
(1)加大執行力度,實施《規劃》動態調整。由于《規劃》中部分指標體系、重點任務與后續實際工作任務不相符合,如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等4項指標需要進行調整,為銜接《“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建議新增“總氮總量控制指標。2018年前完成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任務需推遲實施,故需針對《規劃》中的部分指標、重點任務實施動態調整。
(2)持續跟進重點工作任務進展。對尚未全面完成的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續跟進,細化各項措施,確保盡早完成。對2018年及以后的重點工作任務,要制定推進時間表,及時調度,穩步推進,同步推進其他重點工作任務。
(3)突出重點,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著力推進重點及敏感地區環境質量改善,結合我省湘江保護和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及洞庭湖五大專項行動,強力推進五大重點區域及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久久為功,持續深入推進,確保五大區域環境質量和洞庭湖水質得到根本好轉;對重金屬超標斷面及“十三五”規劃中的重點區域治理專題,部署全面調查分析,制定達標整改方案,限期達標。
(4)強力推進各項污染治理戰役。一是強力推進環境保護督察。持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按期完成掛牌問題整改任務。二是堅決打好環境治理戰役。打贏藍天保衛戰,部分市州城市空氣質量實現達標,長株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新突破。堅決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堅戰,持續推進省“一號重點工程”和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完成黑臭水體整治總體任務和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持久戰,切實加強風險管控,全面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施一批重點治理項目。
4、“十四五”可能出現的重大環境問題探討
根據目前的形式和已取得的成果,各項任務、指標均按序時完成,預計在強有力的環境監管下,“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均可實現,人民環境獲得感明顯。隨著人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經濟生活相匹配的優質生活欲望也必定隨之加強,對環境的期望值將進一步提高,環境質量要求將越來越高。因此,預計“十四五”期間主要問題是:
(1)環境質量底線差異與環境資源稟賦需求之間不平衡、發展不充分的矛盾更加突出。
(2)環境治理體系需繼續加強,未來不僅繼續需要污染防治攻堅,而且需要建立長效管控機制。
(3)現代化的治理技術,是未來環境科技攻關的重點。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生態環境獲得感日益增強。“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加快建立長效管控機制,使我國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作者:廖文輝 瞿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