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發展背景
移動通信自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經過三十多年的爆發式增長,已成為連接人類社會的基礎信息網絡。移動通信的發展不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提升社會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引擎。中國在移動通信領域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并跑時代。移動數據的需求爆炸式增長,現有移動通信系統難以滿足未來需求,急需研發新一代5G系統。
在2015年召開的無線電通信全會上,國際電聯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正式命名5G為“IMT-2020”,根據ITU提出的IMT-2020工作計劃,2016年初啟動5G技術性能需求和評估方法研究,2017年底啟動5G候選提案征集,2018年底啟動5G技術評估和標準化,并于2020年底完成標準制定。
我國將在5G方面,推動形成全球統一的5G標準,基本完成5G芯片及終端、系統設備研發,推動5G支撐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應用融合創新發展,為2020年啟動5G商用奠定基礎,面向2020年及未來的第五代移動通信(5G)已成為全球研發熱點。
二、 發展現狀
5G產業鏈長,覆蓋行業廣泛,是未來的熱點,能帶動通訊設備,通訊服務等行業的高速發展。5G架構體系劃分為基站系統、網絡結構、應用場景和終端設備四個部分,每部分都對應各自不同的產業鏈環節。
圖表 1 5G全景產業鏈
5G拍照發放,消費者積極體驗5G服務。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運營商發放5G商用牌照。首批5G商用手機陸續登場,全國各地不少用戶也率先體驗到5G。
三、 發展趨勢
隨著5G商用拍照的下發,我國各省市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支持5G發展。從領域來看,5G將重點與智能網聯汽車、智慧教育、遠程健康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旅游產業相結合。
5G深度覆蓋各領域,市場規潛力大。5G時代大容量、低時延、大連接可以實現萬物互聯的場景,預計2020年-2025年,我國5G商用帶動的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
四、 投資機遇
5G產業鏈投資跨度長,投資的核心環節包括主設備和有線網絡(傳輸設備、接入網設備、路由器設備、光模塊)的建設,隨后是無線網絡建設。
圖表 2 5G產業鏈各環節投資時序
1、基站系統領域
第一,基站天線。基站天線對通話性能影響很大,是基站的重要組成部分。5G頻率相比4G提升,基站數量增大拉動基站天線需求量,整體市場規模超過600億元。
第二,小基站。5G基站數為500萬座,小基站前期需求數量為1000萬座,市場空間為200億元,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小基站主要設備代表企業包括邦訊技術、深南股份、超訊通信、中興、京信通訊等。
2、網絡構建領域。
第一,光模塊是基站和傳輸設備中的核心部件,未來5G全國覆蓋需建設近千萬潛在上億個高速光模塊的需求,前期市場需求就超過300億元人民幣,整個市場空間累計超百億美元。其中,亨通光電、中天科技、光迅科技占據市場較大份額。
第二,無線網絡的建設也是5G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鏈包括小基站、天線、印刷線路板(PCB)等子行業。第三,傳輸網的搭建方面,2019年三大運營商將同時啟動傳輸網建設。主要投資領域在于光纖光纜和光模塊。在光纖光纜領域,長飛光纖、亨通光電、烽火通信、中天科技占據市場較大份額。
3、終端領域
主設備方面,基于5G時代對基站數量和技術指標要求的大幅提升,主設備廠家大幅受益,其中華為、高通、聯發科、三星、中興通訊、烽火通信是重點企業。
附件
圖表 3 2019年全國各地區5G新政策
省份 |
政策名稱
|
主要內容
|
出臺時間
|
山東
|
《濟南市促進5G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
|
2019年,推動5G規劃布局和商用,在智能網聯汽車、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超高清視頻、智慧醫療、智慧旅游等典型場景推進開展5G試點應用;2020年,在民生服務、城市管理、產業發展等領域進一步豐富5G應用,培育一批5G創新發展新業態;2021年,推動5G深度融合發展。初步打造成為基礎設施完善、應用場景豐富、生態體系健全、萬物互聯的5G先鋒城市
|
2019.6.6
|
湖南
|
《湖南省5G應用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
|
到2021年,湖南省基本完成5G規模組網并實現商用,能夠滿足典型垂直行業的5G網絡商用需求,在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超高清視頻、網絡安全、醫療健康、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打造產業新高地,5G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帶動湖南全省數字經濟規模達4000億元
|
2019.6.19
|
上海
|
《關于加快推進本市5G網絡建設和應用的實施意見》
|
2019年,建設5G基站1萬個,實現中心城區和郊區重點區域全覆蓋,啟動建設若干應用示范區,形成10項左右重點示范應用;2020年,累計建設5G基站2萬個,累計總投資超過200億元;2021年累計建設5G基站3萬個,累計總投資超過300億元
|
2019.6.28
|
貴州
|
《貴州省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實施方案》
|
實現5G試商用;2020年,建成覆蓋各市(州)主要城區的5G網絡并規模商用;2022年,力爭實現5G全面商用
|
2019.7.15
|
湖北
|
《湖北省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
|
加快5G網絡基礎建設,3年累計投入600億元,力爭建設5G基站5萬個以上,實現武漢市5G網絡全覆蓋
|
2019.7.25
|
四川
|
《成都市促進5G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
|
支持建設5G產業技術研究院、5G重點實驗室、5G工程研究中心、5G企業技術中心,將分別給予不同標準的資金支持
|
2019.7.25
|
山東
|
《青島市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年)》(征求意見稿)
|
到2020年,全市建成5G基站4000個,實現城區重點區域5G信號連續覆蓋;到2022年,全市共建成5G基站2.8萬個;2022年,針對5G上述三類業務場景形成100項切實可行的應用示范,加速各行各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到2022年,實現5G相關產業收入達到千億規模
|
2019.7.29
|
江蘇
|
《關于加快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2019年底全市完成5000個基站建設任務,到2021年底建成23000個以上基站
|
2019.7.29
|
河南
|
《關于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發展的通知》
|
拓展5G應用場景和應用領域,積極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持續拓展信息消費市場空間
|
2019.7.8
|
甘肅
|
《關于進一步支持5G通信網建設發展的意見》
|
各市州政府加快將轄區內5G站址專項規劃納入城鄉發展規劃
|
2019.7.8
|
廣東
|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5G產業化發展辦法》
|
全方位支持5G技術、應用、產業、平臺發展,推動構建以5G為核心的下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態,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2019.7
|
重慶
|
《重慶市推動5G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報告》
|
加快5G基礎設施建設,力爭2019年~2022年在重慶規劃建設的5G基站數位于西部前列
|
2019.8
|
四川
|
《關于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
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超2萬億元
|
2019.8.1
|
河北
|
《關于加快5G發展的意見》
|
到2020年底,雄安新區、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石家莊市主城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基站1萬個;到2022年,突破5G關鍵芯片與器件、應用軟件、智能終端等一批關鍵技術,5G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到2022年,5G示范應用場景超過50個,力爭我省5G創新融合應用走在全國前列
|
2019.8.2
|
江西
|
《加快推進5G發展的若干措施》
|
重點推進5G在工業互聯網、政務服務、交通、教育、醫療、旅游等領域的融合應用
|
2019.8.6
|
浙江
|
《寧波市5G應用和產業化實施方案》
|
到2020年,累計建成5G基站6000個,實現中心城區、重點產業園區、港口、重點旅游區等重點區域5G信號連續覆蓋,實現5G規模商用;到2021年累計建成5G基站12000個以上;2022年5G基站累計達20000個
|
2019.8.7
|
廣東
|
《佛山市加快推進5G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征求意見稿)》
|
5G企業建設面向智能造、自動駕駛、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遠程醫療、智慧城市等場景驗證平臺
|
2019.8.14
|